本文共计789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6分11秒,欢迎阅读借鉴、一起学习、进步,内容来自小编精心整理收集,如有不正确和疑问,欢迎指正。
1999年台湾地震的获救
9月24日,台中县大里市的6岁男孩张景闳、从倒塌的“台中王朝”大楼废墟中,被韩国的搜寻队救出。9月26日上午11:15,就读于台北县东南技术学院及台北市大安高工的孙启峰和孙启光两兄弟,从东星大楼的灾区被救出。这些好消息不只振奋了搜救队,亦对于当时仍有家人受困在瓦砾堆中,而只能在废墟旁殷殷期盼奇迹出现的家属们来说,燃起无限的希望。东星大楼是台北市最严重的灾区,共有73人死亡、14人失踪。同时也是921地震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独栋大楼。
1999年台湾地震的诉讼
921大地震时造成当时台中县丰原市“联合大市场”塌陷倾斜,并压垮隔邻透天店铺,造成14人死亡。最高法院审结后认为,原台中县政府工务局当初核发建照时,只准许“联合大市场”盖到五楼半,却任令建商盖到七楼,且大楼兴建时也未确实勘验建筑工程,让建商有机会偷工减料,造成九二一大地震时大楼倒塌,因此于2011年12月判决台中市政府须国家赔偿卓兰镇农会等十五个受灾户,本金加利息合计两亿三千四百廿六万余元,全案缠讼11年确定。
由于云林县斗六市中山国宝、观邸2栋大楼倒塌造成34人死亡,所有倒塌大楼皆为“汉记建设”所兴建,当时即被许多人质疑其工程严重偷工减料,2005年8月汉记建设负责人刘太汉及建筑师、监工等十余人被依“过失致死罪”判处9年至1年2个月不等的徒刑。2栋大楼的受灾户并组成921自救会,诉请国家赔偿,1、2审均败诉,于是自救会再上诉,2009年5月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判决国赔成立,云林县政府需赔偿约2亿6992万元,云林县政府嗣后再提上诉,最高法院于2010年3月11日驳回上诉,总计县府要支付3亿8634万6494元予受灾户。
921大地震造成台北市松山区东星大楼倒塌,受灾户联名提出28亿元民事赔偿,台北地方法院历经12年审理,法官根据土木技师鉴定,认为东星大楼倒塌之主因是由于结构设计、施工疏失,与当时东星大楼一楼的第一银行整修工程无关,在921大地震13周年的2012年9月21日宣判,建商宏程建设、鸿固营造被判须赔偿170名受灾户新台币共计3.4亿余元。而国家赔偿部分已与台北市政府以新台币1.2亿元达成和解,刑事部分仅鸿固营造监工被判刑有罪定谳。
至于新庄“博士的家”因921大地震倒塌,消基会受托为“博士的家”于2000年2月21日向板桥地院提出团体诉讼。2002年1月28日第一审判决建商应赔偿合计共8.7亿余元。2002年12月31日与达成和解,和解取得金额总数为两亿八千一百七十三万元。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台湾历史断层概述
Ming-Sheng Yu
(中国台湾中央地质调查所,台北 968信箱)
Shin-Nan Cheng Yeon-Tien Yeh
(中国台湾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北南康1-55信箱)
摘要 为说明历史地震与伴同地震发生的断层之间的关系,对有关地震数据予以了重新研究。利用蒙特卡洛算法,根据仪器记录的历史地震的P-S波走时差——对缺乏现有地震记录的历史地震的震源参数予以重建。将等震线图和地表断层轨迹与重新定位的震中作一比较,可以发现这一研究结果要比以前的更为合理。本次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①在台湾西部海岸平原和山前有4条地震破裂带,另4条地震破裂带则出现在台湾东部的纵谷;②各种特征表明,池上断层和奇美断层在地震时活化,但在以前从未报道过;③1935年地震时的新港山断层和1972年地震时的瑞穗断层不是地震的地表破裂痕迹,而是地震引起的滑坡;④根据这些地震断层的应力分析认为,主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
关键词 历史地震 蒙特卡洛算法 重新定位 断层面解 台湾
1 引言
台湾历史上大地震期间引起地表破裂的活断层均位于台湾西部海岸平原和丘陵地带以及台湾东部花莲和台东纵谷。在中央山脉,无论是用地表勘查还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尚没有发现一条活断层[2,6,19]。台湾东、西部之间的地震断层的产状有所不同,台湾东部以左旋滑动和北北西走向为主,而台湾西部则主要为右旋滑动和北东东走向。台湾的历史断层,尤其是东部的,被认为与西太平洋的区域构造史,特别是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19]。
2 分析
台湾地震的仪器观测始于1897年,其时第一台地震仪安装于台北气象台。尔后,其他各类地震仪安装于其他气象台;遍布台湾形成地震台网。由于1898~1972年期间缺乏独立的走时系统,定位过程中只能采用P-S波走时差,震中和震源深度采用P-S波等,走时图予以估算。虽然结果的误差要大于1973年后的,但在当时数据质量和地震仪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方法还是较佳的选择。探测的结果仍有其实用性。但是对某些大地震而言,震中和地表断层间的偏差太大,所以在研究地震活动、地震构造以及地震预报与地震危险性分析时不能忽略这一问题,必须重新估算历史地震断层。因此,利用蒙特卡洛算法,根据P-S波走时差来重新定位仪器记录的历史地震[9]。反演的结果结合地质资料(例如走向、倾斜和地表断层位错)和P波初动的极性以估算可能的断层面解[3,9,12]。本研究中要评价的参数是震源的纬度、经度和深度。由等震线图和地表断裂的分布,用一些先验资料来限定震中参数分布范围。用观测到的P-S波走时差数据[1,7,8]和地壳速度模型[10]来计算地震走时。
3 结果和讨论
1906~1972年期间台湾有6次大地震,地震时产生的断裂活动将地面错开,位移量达1~3m。4条破裂出现于台湾西部海岸平原和山前地带;另4条出现于台湾东部纵谷。有一些不太肯定的证据表明,断层上曾有蠕变发生,但据1975年以来的测量工作,尚未报道发生过蠕变。以下按地震发生的年代顺序对断裂予以描述。
3.1 1906年3月17日地震
台湾西部梅山附近的地表断裂与1906年3月17日M=7.1的地震有关,有1258人丧生,房屋倒塌6000所以上。断层整体上走向为NE80°,但向西其走向则为NE50°并延伸至民雄附近。断层迹线在1906年填图时未全部查出,它由新港延伸至梅山和塔户,长约13km,是—右旋滑动断层。这个断层造成一断崖,截断阶地沉积层最大位移(右旋走向滑动)近断层东端为2.4m,断层东端还有一1.2m的垂向位移。在此处和断层西南,断层北侧相对下降,但此点东北的短断层段上,断层南侧相对下降。靠近东北端,最大垂向位移为2.1m,兼有1.8m的右向滑动。梅山附近,1996年仍可见到部分1906年的断崖,但由于挖掘,仅存1906年断崖高度的一半[8]。
经再定位,震中位于23.585°N和120.535°E,震源深度为15km。这次地震与走向为NE80°的右旋走向滑动有关。如由梅山地区地表来估计,断层倾伏角约为-144°。假设倾角正如地球物理学家所提的那样为90°,则断层面解可得应力轴为131°∠25°。这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这与区域构造应力相符[13]。
3.2 1935年4月21日地震
地表破裂出现于台湾西北部两条断层上,伴随着地震发生,丧生者达3000余人,房屋倒塌17000所以上。断层分别称为狮潭断层和屯子脚断层。
狮潭断层位于苗栗以东,于1935年4月21日地震期间形成。狮潭断层或北部断层上的地表破裂长达15km,其北段5km由小段断续破裂组成。断层倾角为80°W,为逆掩断层,西侧抬升较东侧高出3m,该断层某些部位具小的右旋滑动分量。
几乎沿整条断层,狮潭地震断层相互平行,但位于狮潭断层东0.5km处;仅北段1.5km与地图上的断层近于一致。该区的褶皱由北东向的具轴向逆断层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狮潭破裂的逆掩性质与形成屯子脚断层的应力场相一致,表明两者的破裂均由深部构造应力形成[2]。
南面的破裂称为屯子脚断层,延伸约12km,由一系列长度不同的雁行式破裂组成,右旋滑动约为1.5m,垂向位移约1m,除东北端1km地段外,西北侧总体下陷,东南侧则比较低。该断层是一右旋滑动断层,走向NE60°,全长约20km。最大水平和垂向位移分别为200cm和60cm,切穿阶地沉积和冲积层[2]。
第二次地震的震中位于24.600°N和120.900°E,深2km,可能与狮潭断层的破碎有关,断层是一逆掩断层,走向为NE67°,倾角为SE85°,倾伏角90°。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12°∠8°。第一次地震重新定位于24.600°N和120.900°E,深5km,可能与屯子脚断层破裂有关,为一右旋走滑断层,走向NE23°,倾角NW50°,倾伏角80°。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12°∠5°。这两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这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13]。
3.3 1946年12月5日地震
1946年的断裂活动出现在台南北东约10km的海岸平原和山前地带,伴随6.1级地震有74人丧生,毁坏房屋3577所。断层显示为右旋滑动,其东南侧相对下降,那里有确切而又清楚的痕迹。断层的类型定为右旋凹型弧转换断层。在该处最大右向滑动达2m,最大倾向滑动达0.76m。确切而又清楚的地表破裂至少延伸6km,走向为NE80°,而断层全长地表迹线为12km。全新世台南建造被错断。地表断层南西延伸约6km的一个线状带内发现雁行式裂隙和翘曲群以及小的垂向位移。震中位于23.075°N和120.325°E,深5km。这次地震与右旋走滑断层有关,走向NE80°。如从露头的断层擦痕面估算,平均倾伏角约-152°。假定倾角是直立的,如地球物理学家所提出的为90°,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29°∠20°,这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13]。
3.4 1951年10月22日地震
这次地震,地表破裂出现在花莲附近的美伦断层,它与7.1级地震有关,丧生者45人,房屋倒塌522所。断裂长度5~7km不等,可认为是最小值,因为其北端延伸至海下。
第一次地震发生于1951年10月22日5时34分,在花莲以东,伴随地表的破裂,6小时后花莲以北不远处发生另一次地震(11:29)。这些地表断裂靠近美伦断层。报道的最大位移是在断层的东南侧,滑动量为2m,抬升1.2m。断层的产状测自民尼里,垂向位移测自七星潭断层北端[5,14]。
经再定位,第二次地震(11∶29)的震中位于24.075°N和121.725°E,深度为1km,地震与美伦断层破裂有关,为一具逆掩断层分量的左旋走向滑动断层,走向为NE25°,倾角为SE85°,倾伏角为73°。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30°∠38°[18]。
经再定位,第一次地震(05∶34)位于23.875°N和121.725°E,震源深度为4km。地震与具逆掩断层分量的左旋走向滑动断层有关,走向为NE25°。如由花莲地区地表断距估计,断层倾伏角为31°。假设倾角与第二次地震(11∶29)的一样,即为85°SE,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54°∠18°。这两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近北西-南东向,这与区域构造应力的方向相一致[16]。
值得提出的是台东站测得的第一次地震(05∶34)的P-S波走时(5.8秒)太快,如果地震波起自美伦断层,经北面的花莲并穿越整条纵谷则需更长的时间。此外,只凭一个美伦地震不足以解释自长坪至城宽观测到的破裂现状。这些现象说明,可能曾发生过另一次地震,即在同时发生于过池上断层活化的相近时刻引起的地震[17]。
3.5 1951年11月25日地震
地表破裂在7.3级地震时出现,丧生者20人,受伤326人,房屋倒塌1000所以上,地震(02∶47)在池上断层以东,3min后玉里断层附近又发生地震(02∶50)。地表破裂的地点靠近池上断层和玉里断层[11,17],破裂长达40km,报道的最大位移是左旋反向倾斜滑动,位移量达2.08m。次级断裂发生于海岸山脉西缘的塔阜周围。据报道斜向运动造成塔阜附近断崖内有新鲜的擦痕。断层东侧仰冲,倾向滑动量为131cm并向北挤压,走向滑动量达163cm。
采用上述的方法确定的第一次地震(02∶47)震中,位于23.125°N和121.225°E,深达16km。地震由一逆掩断层(池上断层)造成[15],具左旋走滑分量,走向为NE32°,倾角SE70°,倾伏角为S70°。断层面解表明主压应力轴为137°∠22°[3,11]。
确定的第二次地震(02∶50)震中位于23.275°N和121.350°E,深度达36km,它可能与玉里断层破裂有关,断裂具逆掩断层分量,为左旋走滑断层,走向为NE25°。倾伏角(40°)由地表断错的擦痕估算得出。假设倾角与池上断层的一样,即SE70°,则断层面解为149°∠10°。此外,这两次地震均为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应力相一致[3,11]。
3.6 1972年4月24日地震
纵谷第三条地表破裂发生于6.7级地震期间,丧生者5人,受伤者17人,房屋倒塌100余所。地表断裂大约在丰滨附近[7,17]。经再定位,地震位于23.638°N和121.551°E,深度达33km,伴随发生有逆掩断层,走向为NE44°,具右旋走滑分量。断层面解表明倾角为SE60°,倾伏角为E62°。此解的主压应力轴证明为水平的,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108°∠7°)向[4]。
震后台湾中央气象局对地震区进行调查[9],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与1972年地震有关的瑞穗断层无地表断裂迹象。究其原因是地震诱发滑坡[17]。我们发现奇美断层的部分段落和玉里断层则在地震时活化,这在以前未曾报道过。这表明瑞穗地震与右旋走滑的奇美断层和左旋走滑的玉里断层有关[17]。
台湾历史上地震地表断裂的数据列于表1、表2以及图1、图2、图3中。
表1 地震断层的最大位移
表2 台湾历史上地震断层的断层面解
图1 台湾历史断层的断层面解
图2 台湾西部历史地震的地表断裂
图3 台湾东部历史地震的地表断裂
致谢 著者谨向在此项研究中曾提出宝贵建议的台湾中央地质研究所Chu H.T.教授表示感谢。承蒙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的Hsiao C.L.小姐协助制图,Hsu T.L.教授提供了部分1951年花莲和台东地震的未刊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张鸣冈译,叶洪校)
参考文献
[1]Anonymous.Report on 195 1earthquakes.Central Weather Bureau,Taipei,Taiwan,1952,83.
[2]M.G.Bonilla.Areview of recently active faults in Taiwan.U.S.G.S.Open File Report 75-41.Menlo Park,Calif.,1975,58.
[3]S.N.Cheng,Y.T.Yeh and M.S.Yii.The 1951Taitung earthquake in Taiwan.J.Geol.Soc.China,1996,39(3):267~285.
[4]S.T.Chiang,Y.B.Tsai and J.H.Wang.Relocation of main aftershocks of April 24,1972 Juisui earthquake,Proc.Taiwan Symp.Geophys.,1986,61~74.
[5]T.L.Hsu.Recent faulting in the Longitudinal Valley of eastern Taiwan.Mem.Geol.Soc.China,1962,1:95~102.
[6]T.L..Hsu and H.C.Chang.Quaternary faulting in Taiwan.Mem.Geol.Sec.China,1979,3:155~165.
[7]S.M.Lu,Y.R.Hsu and N.Shih.Report on Juisui earthquake of Apr.24.1972,Central Weather Bureau,Taipei,Taiwan,1976.
[8]F.Omori.Preliminary note on the Formosa earthquake of March 17,1906.Imp.Earthquake Inves.Comm.Bull.1907,2:53~69.
[9]A.Tarantola.Inverse problem theory,methods for data fitting and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1987.
[10]Y.H.Yeh and Y.B.Tsai.Crustal structure of central Taiwan from inversion of P wave arrival times.Bull.Ins.Earth Sci,1981,1:83~102.
[11]Y.T.Yeh,S.N.Cheng and M.S.Yu.A revisit on 1951 Taitung earthquake.3rd R.O.C.and Japan joint seminar on natural hazards mitigation,1993,74~88.
[12]Y.T.Yeh,S.N.Cheng and M.S.YLI.Relocation of several historical earthquakes and their fault-plane solution in Taiwan.1995 Annual meeting extended abstract.Geol.Soc.China,1995,469~473.
[13]M.S.Yii and S.N.Cheng.On the earthquake-faults of western Taiwan:Proc.The Joint Symp.on Taiwan Quaternary and on Investigation of Subsurface Geology,l,Engineering Environment of Taipei Basi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Chunli,1994,1~7.
[14]M.S.Yu.The Meiluan earthquakc-fault as a miniature transform fault:Symposium on 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tion program(Ⅱ),1996,160~165.
[15]M.S.Yü.Wrench-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tung Longitudinal Valley Fault Zone.Ti-Chi,1994,14(1):121~147.
[16]M.S.Yu and S.N.Cheng.On the earthquake-faults of eastern Taiwan.1995 Annual meeting extended abstract.Geol.Soc.China,1995,464~468.
[17]Y.T.Yeh,S.N.Cheng and M.S.Yu.A revisit on 1951Taitung earthquake.3rd R.O.C.and Japan joint seminar on natural hazards mitigation,1993,74~88.
[18]M.S.Yü,H.T.Chu,C.S.Hou and J.C.Lee.The Chengkung Earthquake of May 29,1992 and the Chihshang Fault.Bull.Central Geol.Sur.,1994,9:107~121.
[19]S.T.Chiang,Y.B.Tsai and J.H.Wang.Relocation of main aftershocks of April 24,1972 Juisui earthquake.Proc.Taiwan Symp.Geophys.,1986,61~74.
台湾九蛙叠的来历?
九蛙叠像的原始设计来自九二一地震前(1999年以前),南投县风景区管理所委托设计水蛙头自然步道的青境公司吕兆良先生设计,并委请日月潭地区知名艺术家沈政莹先生塑造原型。计画在步道的终点水面上设置青蛙雕像,以强化水蛙头的地名印象
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台湾自然环境特征: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地质结构
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许多容易引发地震的地体断层,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间中国共发生的3888起5级及以上地震就有35.9%发生在台湾。
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台湾西部、东部和东北部。西部地震次数虽少,但震源浅,人口密集,往往造成较大的灾害。东部和东北部地震次数频繁,但震源深,又多发生在海里,因此造成灾害较轻。
1999年发生的里氏7.3级的9·21南投地震是二战后台湾伤亡损失最惨重的天灾,大地震令全台掀起一股防震抗震的热潮,2000年台立法机构通过“灾害防救法”,并在此后的十余年中多次修订,不断完善。